特19:治理黄河
作者:紫轩藏品日期:2013-09-14人气:2384 评论: 条发表评论
基本参数 | |||
志号 | 特19 | 类别 | 特字邮票 |
每套枚数 | 4 枚 | 印刷方式 | 雕刻版(无背胶) |
每套面值 | 0.24元 | 发行日期 | 1957-12-30 |
序号 | 名称 | 面值 | 发行量 |
1 | 示意图 | 0.04 元 | 800 万 |
2 | 电力 | 0.04 元 | 800 万 |
3 | 航运 | 0.08 元 | 1000 万 |
4 | 灌溉 | 0.08 元 | 1000 万 |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上源卡日曲出青海省巴颜喀喇山脉各姿各雅山麓,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自治区),在山东省北部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万平方公里。黄河水系基本上介于阴山与昆仑山——秦岭两大山系之间,干流从上游到下游的流向,就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形。黄河有洮河、湟水、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等支流。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流经高原峡谷,水流较清;河口镇和河南孟津之间为中游,穿行黄土高原,含沙量增大,水色浑黄;孟津以下为下游,流入华北平原,水流缓慢,泥沙淤积,两岸筑有大堤,成为高出于地面的“地上河”。
黄河因河水颜色浑黄而得名。战国末期称为“浊河”。西汉初年始称“黄河”,《汉书》有“使黄河如带,泰山如厉”的记述,但仍未被普遍采用。直至宋代,“黄河”名称才被广泛使用。
黄河的年平均流量是1482亿立方米,有记载的最大流量是1881年在潼关附近测出的,每秒钟达3万立方米。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平均每立方米的河水含沙量达37公斤,暴雨时最多超过600公斤。孟津附近每年输往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之多,占全国外流河总输沙量的60%。如果这些泥沙用载重4吨的卡车运送,每天装载110万次,也要一年才能运完。黄河中的泥沙进入下游,由于水流缓慢开始沉积,每年约有4亿吨淤积在河床之中,年平均升高率约10厘米。据记载,1922年洛阳附近的河床升高达22厘米。这样年复一年,泥沙不断淤积,致使下游地段有的河床高出堤外地面10米以上。
黄河也是“中国的忧患”,从春秋时代(公元前722年~前481年)至1949年的二千多年间,下游决口1500多次,其中重要改道26次,水灾波及范围北至天津,南达江苏和安徽两省北部,泛滥、淤积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对黄河的真正治理工作。1952年10月30日至10月31日,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1955年7月18日,国务院第15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的决议。综合利用规划包括远景计划和第一期计划两部分。从此,中国人民不仅要实现几千年来盼黄河水清的愿望,而且还要利用它,做到水土保持、大面积灌溉、大量发电和利于航运,真正把害河变成利河。
1957年12月30日,为了宣传治理黄河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治理黄河》特种邮票,全套4枚。孙传哲设计。雕刻版。高振字、宋广增雕刻。齿孔14度。无背胶。邮局全张枚数84(7×12)。北京中国近代印刷公司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