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藏品资讯 > 钱币 > 人民币金属流通币的基本概念、属性和收藏方式

人民币金属流通币的基本概念、属性和收藏方式

日期:2025-02-12人气:39 评论:0 条发表评论

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币”主要指货币中的硬币。其特点是由主权发行机构发行,有面值,在流通中具有法定支付能力。古今中外,古往今来,硬币具有主权象征意义。虽然在现当代商品交换活动中,纸币显得并实际上比硬币重要,但在严格的意义上,纸币只是金属货币(硬币)的代表。


普通人未必注意到,在人民币硬币币面上,刻铸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和国徽,但在纸币券面上,仅印有“中国人民银行”行名。如分别隶属于第二、第三和第四套人民币的金属流通硬币,都标注刻铸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民币金属流通币的基本概念、属性和收藏方式(图)


到2000年10月16日,新版流通硬币开始标注刻铸“中国人民银行”行名,2019年发行的新版流通硬币(白三花)也是如此,正式明确中国人民银行为流通硬币的发行银行,但在普通纪念币和贵金属纪念币上仍铸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强调纪念币的重大纪念特性。


依循国际上“纸币由国家委托中央银行发行,而不足值的硬币则只允许国家铸造发行,以维护持币的名义价值”这一货币发行的惯例,人民币纸币由国家委托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而硬币则由国务院根据我国在不同年度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不同经济领域内的市场货币流通情况,按照“构成金属货币的材质价值较长的流通时间内低于币的面值”实行垄断发行,以维护其名义的价值,并把不足值硬币的铸币利益收归国有。因此,在我国人民币纸币上均印有“中国人民银行”行名,而在硬币上铸有国徽,虽然也由中国人民银行具体组织发行,但它标志着国家垄断铸造发行权。


人民币金属流通币的基本概念、属性和收藏方式(图)


仅就人民币流通硬币来说,在其原本意义上,其发行目的是为了流通。主权机构按面值投放市场,交换中按面值流通。流通币由普通金属或贵金属铸制,发行量较大,发行年代可以间断或连续。同一面值同一图案硬币有不同发行年份,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可分为“退出流通”和“正在流通”两种。


如果从收藏和投资角度来看,流通币本意是流通,但也可被收藏,并且其收藏价格通常高于甚至远高于其流通价格,尤其是已经退出流通的流通币,价位偏高或更高。


基于此,一种好的收藏方式就是在流通中收藏流通币,即是在日常流通中将品相好、面额较小的硬币予以集藏,以“流通价格”代替“收藏价格”,获取更大的增值潜力和溢价空间。不过,这种收藏方式受面额和年份的限制,要想集藏“齐全”较有难度。


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及图片部分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阅读,目的在于为广大藏友提供丰富的收藏资讯及各类干货,互联网崇尚分享,由于不少内容原作者不详如有侵权请联系18511218108删除,我们会在24小时内及时删除。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和赞同文中的观点及内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参考)内容有不当之处,请欢迎纠正,谢谢!

紫轩藏品分享 更多

热门商品

超值推荐

限量热卖

限时降价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