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收藏学院 > 纸币学堂 > 人民币学堂 > 第三套人民币学堂 > 平水以及三版五角的印制历史特征介绍

平水以及三版五角的印制历史特征介绍

作者:xiaoyang日期:2024-06-27人气:43 评论: 条发表评论

平水的介绍网上文章较多,但内容比较杂,有些还有错误,我在这里给大家把平水以及其所属的三版纺织五角的四大品种,凸版(凸水)--渡水--平水--平板,按照印制历史时间,特征,冠号简明做以汇总,以便平水爱好者查阅。


三版五角印制时间为1973年至1987年。分四个阶段:


平水以及三版五角的印制历史特征介绍(图)


1. 1973-1981年,采用单面凹印技术配合浓稠的深色墨水,用纸为满版五角星水印纸,简单用公式表示就是凸水=凹版印刷+深色墨水+水印。凸水纸币特征很明显,颜色油墨深蓝,打测光看人民银行凹凸感强烈,手也能明显摸出凹凸感,有水印。冠号首发冠从123到关门冠831,补号是907并少量使用970, 8年加补号共印制188个冠号。凸水存世量大概在50万左右,PMG送评量在5.9万(截至2022年11月)。


平水以及三版五角的印制历史特征介绍(图)


2. 由于节约成本考虑,80年代开始三版整体凸改平,1981年9月(如图见渡水唯一一张捆签)五角也开始进行平板印刷机替换凹版机器,配套的凹版印刷的浓稠的深色墨水还有剩余,继续使用20多天方用尽(这个原因造成浓稠墨水在平板印刷工艺中极易拉丝形成所谓机械线,渡水不到一半有此瑕疵反而成为了渡水特征),由于继续采用五星水印纸,这样平凸过渡用老墨水造就的新版本的公式为,渡水=平印印刷+深色墨水+水印。渡水特征不是很显性,有水印,外观类似凸水颜色油墨深蓝,观感有凹凸但手摸不出凹凸感,这就是平板印刷但又使用凸版深色墨水造就的效果,另外也不能用机械线来做判断,如上所述只是部分渡水存在油墨拉丝瑕疵,而且由于此种墨水的浓稠特性使得极少量凸水也存在此瑕疵,所以不能把机械线作为判定渡水条件。(个别人拿着有机械线的凸水宣传是发现意外冠或错版更是无稽之谈了。)由于只是节约墨水造成的,并不是计划中的版本,未在厂志中记录,所以也未被官方承认为正式版本进入三版大全套。冠号首发冠从140到关门冠451,20多天仅印制10个冠号。还是因为不是计划中版本的缘故,并未专门加印专门补号,仍沿用凸水1973年印制的907冠。(一般认为流水号83头开始,个人认为把83头后的907冠作为渡水补号不严谨,在渡水专文中详细讲)。渡水存世量传言在5000张左右,PMG送评量因为没有独立pick码未知,但笔者长期观察粗估应该在万张以上(截至2022年11月,详见后面渡水专文),虽然刀货极少,不过由于升值迅速,66分以下低分也好卖,推动近几年散张送评量会持续增加。


平水以及三版五角的印制历史特征介绍(图)


3. 1981年11月,随着原深色墨水用尽,换成配合平板印刷的粘稠度较稀颜色稍浅的蓝墨水,为节约仍使用为五角星水印纸直至1982年2月用尽,用公式表示就是平水=平版印刷+浅色墨水+水印。平水纸币特征是颜色油墨较凸水较浅,人民银行等字无凹凸感,有水印。冠号首发冠从514到关门冠156,新开印补号097冠。4个月共印制34个冠号包含补号。所以广义上说纸币圈通常也把平水和渡水一样称作为过渡版本(凸改平),这两种前期官方一直把渡水并入凸版,平水并入平版,90年度初期开始研究者慢慢发掘冠号和特征整理,终于在90年代中期得以官方研究机构的承认,主流钱币书籍都从普通平版无水印分出了平水版本,三版大全套有了平水的一席之地,国际上的权威版本认定规范《世界纸币标准目录》也随之认定平水独立版本,(PMG的克劳斯PICK码就引用该书),(然而渡水由于特征没有那么显性,量又稀少并未列入官方版本。)平水存世量大概在10万左右,PMG送评量在2.7万(截至2022年11月),在三版同价位区间的品种算是量很少的,这也是我一直看好长期平水的原因,怎么说再怎么品种炒作,大浪淘沙后存量还是最根本的价值基础。


平水以及三版五角的印制历史特征介绍(图)


4.1982年2月,随着原五星水印纸的用尽,换成成本更低的无水印钞票纸,三版五角的凸改平才彻底完成,此新版本就是五角印量和存量最多的平版无水印,它一直印到1987年四版五角开印才停止印制,使用到2000年随着三版一起退市,特征用公式表示就是平版=平版印刷+浅色墨水+无水印。平版无水印纸币特征很明显,外观与平水一样,就是没有水印而已。冠号首发冠从165到关门冠942,补号是097冠流水号07以后。6年共印制288个冠号。平版无水印存世量大概接近100万,PMG送评量在6.7万(截至2022年11月),不管是存世量还是送评量都是纺织五角最多的。


三版纺织五角在这四大品种之外,近年又根据印章字体荧光等差别有一些细分品种,如钢章,长短码,纤云等。


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及图片部分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阅读,目的在于为广大藏友提供丰富的收藏资讯及各类干货,互联网崇尚分享,由于不少内容原作者不详如有侵权请联系18511218108删除,我们会在24小时内及时删除。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和赞同文中的观点及内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参考)内容有不当之处,请欢迎纠正,谢谢!

紫轩藏品分享 更多

热门商品

超值推荐

限量热卖

限时降价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