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藏品资讯 > 钱币 > 到底应该如何估算纸币存世量?

到底应该如何估算纸币存世量?

作者:xiaoyang日期:2024-06-26人气:86 评论: 条发表评论

举凡人民币收藏爱好者都会关注一个问题:流通纸币的存世量由什么来决定?曾有“冠号说”,即所谓“发行量大,存世量也大”,现在已经证明以冠号的多少来判断纸币存世量是不完全正确的。


首先,流通纸币的社会功能不可忽视。央行发行人民币的功用只有一个,就是作为一般等价物完成支付与结算。冠号多发行量大,说明这一券种在流通中所起的作用大,消耗量自然也会大。


流通纸币与纪念钞功用不同,前者用于流通,后者用于收藏。所以,流通纸币的发行量,一定远远大于存世量,而纪念钞的发行量几乎等于存世量。


据悉,对纸币发行量和回收销毁量,银行货币发行管理部门有数据统计,掌握着一个币种的基本存世量,但不能清楚每一个品种以及不同品相纸币的存世量。


存世量由发行量与回收销毁量共同决定,发行量可以确定,但回收销毁量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流通需求量大,损耗就多,销毁也多,这是最主要的因素。


到底应该如何估算纸币存世量?(图)


流通纸币的发行量可以通过冠号多少进行判定,冠号多发行量大,毋庸置疑。但据此判断某一纸币品种的存世量则不尽准确,还可能会发生很大误差,因为忽略了人们的“有意收藏”和“无意收藏”,亦即社会沉淀,包括收藏市场的囤货积存。


所谓“有意收藏”,是指收藏市场上的件、包、条、捆、箱等大宗货源,包括钱币收藏者和钱币投资者的“有意收藏”。所谓“无意收藏”是指民众留在手里而“忘记”花掉的纸币。“有意收藏”和“无意收藏”的部分纸币,银行无意和无法回收销毁,并且这部分的纸币存世量也难以准确统计。


因此,估算纸币存世量,除了冠号因素之外,还要衡量市场货源的多少,需要进行较长周期的考察,尤其是在民间“有意收藏”的主观意识进一步增强以后,更应该慎重下结论。


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及图片部分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阅读,目的在于为广大藏友提供丰富的收藏资讯及各类干货,互联网崇尚分享,由于不少内容原作者不详如有侵权请联系18511218108删除,我们会在24小时内及时删除。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和赞同文中的观点及内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参考)内容有不当之处,请欢迎纠正,谢谢!

紫轩藏品分享 更多

热门商品

超值推荐

限量热卖

限时降价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