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 > 邮票百科 > 编年邮票 > 2009-6:石涛作品选(T)

2009-6:石涛作品选(T)

作者:紫轩藏品日期:2013-09-14人气:1673 评论: 条发表评论

基本参数
志号 2009-6 类别 编年邮票
每套枚数 6 枚 印刷方式 胶印版
每套面值 6.80元 发行日期 2009-3-22
序号 名称 面值(元) 发行量(万)
1 巢湖图 0.8 1019.95
2 听泉图 1.2 1019.95
3 对菊图 1.2 1019.95
4 梅竹图 1.2 1019.95
5 人马图 1.2 1019.95
6 墨荷图 1.2 1019.95

2009-6:石涛作品选(T)

中国邮政将于3月22日发行《石涛作品选》邮票一套6枚,编号2009-5,由著名邮票设计家王虎鸣设计。

石涛(1641~约1707)为清代画家,本姓朱,名若极,幼年出家,法名原济,字石涛,别号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等。早年屡游安徽敬亭山、黄山,中年住南京,晚年定居扬州卖画。石涛生活于明末清初,对中国绘画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他51岁移居扬州,在扬20余年创作了大量作品,开启了“扬州画派”,影响了“扬州八怪”。晚年他在扬州旧城大东门外建大涤草堂,还设计建造园林。其擅山水,常体察自然景物,主张“搜尽奇峰打草稿”。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高僧”。

作为明清时期最富有创造性的杰出画家,石涛在绘画艺术上有独特贡献,成为清一代大画师。摹古派的领袖人物王原祁评曰:“海内丹青家不能尽识,而大江以南,当推石涛为第一。”

石涛是明代皇族,刚满10岁时即遭国破家亡之痛,削发为僧,改名石涛。他因逃避兵祸,四处流浪,得以遍游名山大川,饱览“五老”、“三叠”之胜。从事作画写生,领悟到大自然一切生动之态。至康熙朝,画名已传扬四海。但他又不甘寂寞,从远离尘器的安徽敬亭山来到繁华的大都市南京,康熙南巡时,他曾两次在扬州接驾,并奉献《海晏河清图》,晚年与上层人物交往比较密切。其晚年,以卖画为生,并自还俗后,又有家口之累,故其晚年作品相当丰富。《苦瓜和尚画语录》,则是其一生实践与求索的理论结晶。1707年7月,石涛画了《设色山水册》(书画十二帧),自此之后石涛画迹不再出现。这一年秋冬之际,石涛走完了他的一生。

石涛在绘画艺术上成就极为杰出,由于他饱览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形成自己苍郁恣肆的独特风格。石涛善用墨法,枯湿浓淡兼施并用,尤其喜欢用湿笔,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和,表现出山川的氤氲气象和深厚之态。有时用墨很浓重,墨气淋漓,空间感强。在技巧上他运笔灵活。或细笔勾勒,很少皴擦;或粗线勾斫,皴点并用。有时运笔酣畅流利,有时又多方拙之笔,方园结合,秀拙相生。在他的笔下,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壁,枯树寒鸦,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他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写之景传达深邃之境。石涛还讲求气势。他笔情恣肆,淋漓洒脱,不拘小处瑕疵,作品具有一种豪放郁勃的气势,以奔放之势见胜。

石涛传世作品甚多,民间有石涛作品者不少,但大多不是精品。精品主要藏于故宫博物圆和上海博物馆。故宫所藏山水代表作有:《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苍浑奇右,骇人心目;《清湘书画稿卷》,集诗、书画于一纸,山水、花卉、人物俱备,笔墨苍劲奇逸,挥洒自如,为石涛50余岁的精品;《采石图》,绘南京采石矶风景,构图新奇,笔墨洗练;《横塘曳履图轴》,用笔放逸,墨色滋润;《云山图轴》,以截取法取景,云山奇石,水墨淋漓。兰竹、花卉方面的代表有《梅竹图卷》、《蕉菊图轴》、《墨荷图轴》等。上海博物馆所藏精品有:《山林乐事图轴》、《看梅园图》、《梅竹兰图》册等。

石涛对后世影响极大,作品历来为藏家所钟爱,历代石涛膺品也经久不绝,但大多技艺低劣,属“皮匠刀”的笔法,很容易辨真伪。但现代画家张大千曾精研石涛,仿其笔法,几能乱真,他有不少仿画流传于世,极难分辨。但张大千笔力不如石涛厚重,线条也较光滑,这是不同之处。

《石涛作品选》6枚邮票均表现石涛的立轴作品。《巢湖图》、《听泉图》现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对菊图》、《梅竹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人马图》现藏于江苏无锡市博物馆。《墨荷图》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邮票。

紫轩藏品分享 更多

热门商品

超值推荐

限量热卖

限时降价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