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 > 邮票百科 > 特字邮票 > 特30:剪纸

特30:剪纸

作者:紫轩藏品日期:2013-09-14人气:1921 评论: 条发表评论

基本参数
志号 特30 类别 特字邮票
每套枚数 4 枚 印刷方式 胶雕套印(无背胶)
每套面值 0.32元 发行日期 1959-1-1
序号 名称 面值 发行量
1 骆驼 0.08 元 800 万
2 石榴 0.08 元 800 万
3 公鸡 0.08 元 800 万
4 戏剧人物 0.08 元 750 万

特30:剪纸

剪纸是中国民间一种装饰艺术。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就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作为装饰的风尚。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里,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窗户(叫窗花)、门楣(叫门签)上作为装饰,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使用的。民间剪纸所表现的题材与内容有着广阔的范围,如飞禽走兽、花草果蔬、神话传说、戏曲人物、民间习俗等,可谓包罗万象。归纳民间剪纸的种类,大致可分为五大类,即节日剪纸、礼仪剪纸、信仰剪纸、花样剪纸、器具剪纸。全国各地民间都有不同风格的剪纸作品。郭沫若在《剪纸选胜》中有这样一段话:“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刻花,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趣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剪纸造型风格的区域之分,构成了中国民间剪纸的重要特色。但由于中国民情风俗的长期稳定和许多边远地区文化的封闭,又造成了民间剪纸在题材和内容上的基本相似,大部分剪纸都洋溢着农民固有的愉快和健康的情绪,具有纯朴、浑厚的特色。

在旧中国,剪纸艺术不被人们重视。抗日战争期间,延安有些美术家开始从西北民间搜集剪纸,并进行整理、研究、介绍,这种艺术形式才逐渐引起全国人民的普遍重视。农村妇女剪纸,工具是缝纫用的剪刀;职业艺人剪纸,用一种特制的刻刀,称为“刻花”。剪纸由于工具简单,容易普及。现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关注。而且,剪纸物美价廉,携带方便,已逐步成为一种极好的工艺礼品和旅游纪念品,这标志着剪纸艺术与现代人们审美观的相互沟通。

1959年1月1日,为了反映中华民族悠久的民间艺术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一套《剪纸》特种邮票,全套4枚。采用张仃珍藏的陕北民间剪纸图样。孙传哲设计。胶雕套印。高振宇、高品璋、宋广增、贾炳昆雕刻。齿孔14度。无背胶。邮局全张枚数150(15×10)。北京人民印刷厂印制。

这套邮票图案采用了全国闻名的西北民间剪纸。它既不像江南一带剪纸那样纤巧精细,又不像山东、河南一带剪纸那样追求构图的庞大和注意于背景的渲染。西北剪纸比较单纯、粗豪、简练、有力。它常常以个体的形象出现,完全不要任何背景。在物体形象上,也力求概括简练,把对象的特点突出,不拘泥于细节的刻画。例如这套邮票图案中的骆驼、公鸡、石榴和戏剧人物,都是以明确醒目的个别形象单独出现在画面上,物体的造型非常简单突出,粗大的笔画,组织成有节奏有规律的带有浓厚装饰趣味的结构,给人以明朗、新鲜、朴实的印象。这套邮票图案选用的剪纸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就是采用了锯齿纹(又称狗牙纹)的表现方法。锯齿纹是一种整齐而富于变化的装饰纹样。它在中国民间剪纸中经常出现,不仅动物形象上有,植物形象上也有,就是塑造人物形象时,也广泛使用,成为一种普遍的程式化的表现方法。用锯齿纹创造出来的形象,特别显得纯朴、浑厚,生机盎然。这4枚邮票图案以单色平涂的深色块衬底,剪纸图案也采用单一颜色,而且没有设边框,四周也没有留白边,就像剪纸形象贴在单色纸上一样,既完整地保持了原剪纸的艺术风格和特色,又使剪纸形象醒目地突出在画面上,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富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紫轩藏品分享 更多

热门商品

超值推荐

限量热卖

限时降价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