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通宝”铜钱币值考(上)
作者:周鲲日期:2019-08-31人气:3634 评论: 条发表评论
一:疑问
古家界将北宋“大观通宝了铜钱分为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共五等币值。这是大家根据存留下来的钱币实物,以钱型直径大小推测而得的结论。
附图1:
A小平,直径24-26毫米,重3.8~4.3克;
B折二,直径29~30毫米,重8~9克;
C折三,直径33~34毫米,重10~11克;
D折五,直径35~36毫米,重11~12克;
E折十,直径40~42毫米,重18~20克。
那么历史上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为了解开这个疑问,需要先查阅史料中,宋徽宗时期推行大铜钱的背景和过程。
图1
二:查阅史料
据《长编纪事本末》卷136“当十钱”引蔡僚《史补》载:
国朝铸钱,沿袭五代及南唐故事,岁铸之额日增。庆历、元丰间为最盛。铜铁钱岁无虑三百万贯。及元枯、绍圣而废弛;崇宁初,则已不及祖宗之数多矣。鲁公(蔡京,编者注)秉政,思复旧额,以铜少终不能得。考夫古人之训,母子相权之说,因作大钱以一当十。至大观,上又为亲书钱文焉。盖昔者鼓治,凡物料火工之费,铸一钱,独十得息者壹二,而赡官吏、运铜铁悉在外也。苟稍加工,则费一钱之用始能成一钱。而当十钱者,其重三钱,加以铸三钱之费,则制作极精妙,乃得大钱一,是十得息四矣。始亦通流,又以其精致,人爱重之。然利之所在,故多有盗铸。如东南盗铸,其私钱既织薄且制作粗
恶,这以限多成弊。大观三年,鲁公既罢,朝议
改为当二、当三,则折阅倍漏。虽具官亦不能铸
矣,而大钱遂废。初议改当三也,宰执争楚钱而
市黄金,在都金银铺未知之,不两月命下,时传
以为讪笑。
蔡僚,字约之,为蔡京第三子,最受钟爱。故而史学家多以此条记载有为父开脱之嫌。不过,查阅北宋中后期的原铜产量与铸币状况,发现这段记载并非空穴来风。北宋仁宗后期,广东韶州发现大型铜矿,源源不断地供应了仁、英、神三朝的铸币。(注1)但到哲宗以后,原铜产量急剧下降。(注2)北宋政府铸造铜钱,每年有定额(祖额),原铜产量不足,使得完成定额任务越来越困难,原本不用于铸钱的胆铜(即宋人所认知的‘伪铜’或铁)也开始成为重要的铸钱原料。(注3)
因此,蔡僚所记,其一可信,原铜供应不足,导致铸钱年额亏损,是促使蔡京主政时力推当十铜钱的主要原因。其二则误,由于中国古代货币自秦汉以来即为铜本位制,民众对于铸币的接受度为轻重相当,枚重三钱,当十行使,必然阻力重重,亏折官民,引发盗铸,导致货币制度不停地来回变革。
言归正传。
蔡京第一次主持推行当十大钱的过程如下:
崇宁元年十二月,陕西铸当五钱。(注4)(附图2)
图二
崇宁二年五月,江南八监铸“圣宋通宝”当五钱。(注5)(附图3)
图3
当五钱是推行当十钱的前奏,属于试验性质,并未正式发行。
崇宁二年二月,陕西开铸“崇宁重宝”当十崇宁二年九月,陕西所铸“崇宁重宝”当十钱有五千贯运抵开封,自皇家采购支付渠道,开始投入流通。(注7)
崇宁二年下半年起蔡京陆续筹划,于崇宁三年正月正式将“崇宁重宝”推广至全国铸造并投人流通。(注8)
由于推行“崇宁重宝”过急,新设许多铸钱院,相应管理制度未能跟上,导致各地所铸“崇宁重宝”大小轻重不一,信用严重受损,民间流通不畅。因此,崇宁四年,政府立“钱纲验样法”以控制铸币质量,同时改铸御书“崇宁通宝”当十钱(注:9),将“崇宁重宝”在局部地区由当十改为当五使用。(注:10)
崇宁五年正月,“崇宁通宝”当十钱停铸。(注:11)
崇宁五年二月,蔡京第一次罢相,“崇宁重宝”在不同地区分别改为当三与当五,“崇宁通宝”则封桩或换纳收兑。(注:12)
崇宁五年,币制不断调整,朝令夕改。小平钱不足以收兑当十钱,故当十钱仍在局部地区保留流通,同时发行纸币“小钞”以救急收兑当十钱。(注:13)
蔡京第二次主推当十大钱的过程如下大观元年正月甲午,蔡京复相。
大观元年初,蔡京操纵章铤盗铸案,一方面打击政敌以立威,另一方面也将第一次推行当十大钱失败的原因归结于“盗铸”。
大观元年二月,以京畿转运使宋乔年兼领提举京能铸钱司,复设京畿两钱监,以收缴所得私钱为铜料,铸“大观通宝”御书当十钱。颁行《大观新修钱法》于天下,当十钱在淮河以北地区行使。(注:14)
大观元年三月,御笔重申“大观通宝”与“崇宁通宝”兼行。京能铸当十钱,馀路并铸小平钱。随后因当十钱少,复设真州铸钱监,以准南等地所收缴不合格大钱及官库所积折二铜钱为原料,以旧式改铸当十。(注:15)
大观元年九月,规定各路铸当十钱重量为三钱。(注:16)
大观二年正月,令江、池、饶钱监在原铸小平钱外,依旧样制铸当十钱上供。(注:17)
大观二年至三年间,广南东路英、连、广、惠、康、贺六州铸钱院,在铸夹锡铁钱与小平铜钱之外,曾经兼铸过当十钱。(注:18)
大观三年六月,蔡京第二次罢政。(注:19)
大观四年正月,停铸当十钱。(注:20)
大观四年间,张商英为政,力主罢废当十钱。(注:21)
政和元年五月,正式改当十钱为当三(注:22)
建炎元年九月,始通当三大钱于准、浙、荆商诸路,即将改值后的当三铜锁使用区域,主康来准河以北扩展至全国除四川以外的所有制钱行用区。(注:23)
在政和至宜和年间,索京先后两次复政。定料记载察氏仍有推行大钱的计划,受重重距方证未能成行。(注:24)现今见“政和重宝”录卡大钱一品(附图4),又见“直和适宝”墓书背“五”钱两品(附图5),即为物证。
图4
图5
三:史料分析
综上分析,大观年间,蔡京主政,在铸行续钱方面,只铸造了小平与当十,并无铸造当二、当三、当五铜钱的记载。
当十铜钱,铸造于:京能两监,准南路真州监,江南东路江、池、饶州钱监,广南东路英、连、广、惠、康、贺六州铸钱院。其中诸路所铸均为“每文重三钱”的“旧式当十”,与“崇宁通宝”兼行;京能所铸未明确大小重量制式。
当十铜钱,行使于:京城开封、京徽、四辅、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路,其中河北缘边州军,京东登、莱、维、密四州缘海不行用。
由此可以推测蔡京的意图是,“日式”当十铜钱铸造于淮河以南的钱监,行使于淮河以北地区,以防范盗铸。
图6
四:综合实物
以附图1中大观五等铜钱的实物与史料记载相对应,可知:
A,小平,无争议;
B.C,D,类似崇宁通宝制式,显然是史料中提及的“旧式当十”。
其中C为标准的“旧式当十”,此类“大观通宝”的版式有限,不足以对应所有钱监,推测应铸于崇宁年间不存在的真州监;诸路其他钱监,不仅制式甚至钱文都使用“旧式”,继续生产“崇宁通宝”;(附图6)
从“大观通宝”夹锡铁钱的版式来分析,钠于广南的几个类直径偏小,文字书法与B相近,既然夹锡铁钱钱型有大小之别,旧式当十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推测B是广南某监院所铸的“旧式当十”,钱型偏小;(附图7)
D,书法与E新式当十相近,发现量在数十枚以内,工艺精美,分析应为京能钱监原本计划生产“旧式当十”的试样。其如果量产,经过翻沙打磨后,钱型直径缩小,即符合“旧式当十”的制式。
E,通过排除法,只能是京畿两监所铸,未明确制式的御书(新式)当十;
由于B和C都有量产,所以史料中“朝议改(当十钱)为当二、当三”的讨论,应该分别针对B和C。而B仅有一个版式且产量不大(存世量大概在六级左右),流通有限,所以最后政和元年下令当十钱均改为当三,未考虑B式。
图7
(未完待续)
紫轩藏品www.bjzxcp.com全国知名收藏品牌,专注于现代钱币金银币邮票收藏,正品承诺,七天退换货保障,终身质量保证,出手无忧,全网最低,全国统一订购热线:18511218108, 紫轩藏品没有收藏价值的一律不上架,没有投资价值的一律不推荐,选择紫轩藏品为您的收藏投资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