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建国题材纪念币的设计沿革(三)
作者:紫轩藏品网日期:2011-08-22人气:1844 评论: 条发表评论
当我们看到“建国50周年金银纪念币”将繁复的装饰主义发挥到极至时,我们一定会猜想当时针走到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60周年大庆时,我们会看到怎么样的一套建国题材纪念币。
现代手法与东方传统“相遇”的建国60周年金银纪念币
“建国50周年金银纪念币”追求图案的装饰性和丰富的构图方式,无论是大量牡丹花纹的运用,数字造型的变形还是追求画面纵深感的不规则构图,每一个手段都是在利用造型元素增强纪念币的艺术观赏性,这套币的现代设计感非常强烈。但时间再推进十年,“建国60周年金银纪念币”,仍然注重丰富的构图和装饰性,但在画面的整体布局上,华丽流畅的图案线条,创意新鲜的构图结构除外,画面上有了更多简约和留白,就像中国传统的国画一样,用更简约的素材和画面感,来寄托更多的寓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金银纪念币共同正面
“建国60周年金银纪念币”的共同正面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衬以牡丹花纹饰组合设计,一朵雍容大气的牡丹怒放,中央托起庄重威严的国徽。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牡丹称为“国花”,文化渊源深厚,是古代皇室贵胄显示出高贵身份的一种象征。盛放的牡丹围于“国徽”之间,与国徽连成一个整体,不仅增加了造型的变化感,更寓意着中国盛世之气象。虽然不像“建国50周年金银纪念币”那样有特别新颖的造型来吸引眼球,但更凸显沉稳内敛的“国家货币”气质。
“建国60周年金银纪念币”的背面出现了两种设计。60年,可谓弹指一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不仅使中国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文明古国,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建国60周年金银纪念币”的背面出现了两种设计。60年,可谓弹指一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不仅使中国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文明古国,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1公斤纪念金币背面图案
第一类型的图案设计(包括1一公斤纪念金币、1/4盎司纪念金币、1公斤纪念银币)更强调这60年国家和民族方方面面发生的巨大改变,从科技到航天,从交通设施到奥运场馆,从IT产业到传统农业,通过典型的形象素材彰显建国60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纪念币画面以表现伟大成就、繁荣祥和、隆重喜庆作为设计主线,以具体形象和概念符号的互用作为设计语言,以中国传统的散点透视和现代平面构成并用的形式作为设计手法,形象素材虽然很多,但是画面中适当的留白使得空间开阔不拥挤,让火箭、卫星、高速列车、奥运场馆、吊塔、齿轮、麦穗及DNA链、电子信息符号这些装饰造型在简约而富有动势的设计中“低吟浅唱”,奏响祖国六十华诞的交响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1盎司纪念银币背面图案
第二类型的图案设计(包括5盎司金币、1盎司银币)更体现了那种兼容并蓄的艺术风范,推开历史厚重的宫门,一座座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的城市高楼,穿梭在城市森林中,构建起现代文明的高速列车,还有气势恢弘、车流如织的跨海大桥,一丛牡丹“搭乘”着高速列车破门而出,雍容华贵的绝世妍姿好似欣欣向荣的中华民族,静中有动、以动写静,独具鲜明强烈的动态性和悦目爽心的节奏美。
“建国60周年金银纪念币”,相比“建国50周年金银纪念币”,对于一些典型性形象素材的运用更具颠覆性,也更得心应手,不仅对融入的意象有装饰性的表达,更多的“留白”,给欣赏者更多的思考余地。体现东方传统灵魂的同时,又不失现代感。
建国题材纪念币到现在发行了四组,从最初的单纯简约,极少装饰慢慢过渡到华丽壮观,追求新奇视觉效果,再到现代自由的构图中自然流露出一种东方人的“留白”美学观念控制的大气节奏,观察建国题材纪念币的设计沿革,我们可以发现中国金币设计理念上的演变和进步。(供稿:江西赣银科贸有限公司)
“建国60周年金银纪念币”,相比“建国50周年金银纪念币”,对于一些典型性形象素材的运用更具颠覆性,也更得心应手,不仅对融入的意象有装饰性的表达,更多的“留白”,给欣赏者更多的思考余地。体现东方传统灵魂的同时,又不失现代感。
建国题材纪念币到现在发行了四组,从最初的单纯简约,极少装饰慢慢过渡到华丽壮观,追求新奇视觉效果,再到现代自由的构图中自然流露出一种东方人的“留白”美学观念控制的大气节奏,观察建国题材纪念币的设计沿革,我们可以发现中国金币设计理念上的演变和进步。(供稿:江西赣银科贸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紫轩藏品网http://www.bjzxcp.com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下一篇:一切为“天下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