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辛亥革命”70周年金银币之三:取材意义
作者:紫轩藏品网日期:2011-07-14人气:1715 评论: 条发表评论
“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银币重1盎司,直径40毫米,面额35元,发行量4000枚。同是纪念辛亥革命的题材,银币的设计手法与金币完全一致,但表现点则有所不同。银币背面图案的目光聚焦,是武昌起义之前半年的广州起义。而银币的正面图案,是孙中山的一座立像雕塑。
孙中山去世后,为了表达追思,全国各地都建有孙中山雕塑,但“辛亥革命70周年”银币正面图案的表现手法并不多见。币面上的孙中山,伟人身穿半短大衣,内着中山装。右手拄着文明杖,左手插在腰部,两眼平视望向远方,神情端庄,目光睿智,有国家风云荡然在胸的英气和大气。伟人心中,恐怕也有“碧血横飞,浩气四塞”的感慨吧。
“辛亥革命70周年”银币的正面图案,相对循规蹈矩,画面的结构,分为上、中、下3个区域,中间区域,又有左、中、右之分,上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环形文字,很大气,也很庄重。下者为“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的中文字样,很简洁,很凝练。中间区域,左侧是辛亥革命起义的年份“1911”,右侧为纪念银币发行年份“1981”,这种排列,有似紧随孙中山之后,左冀与右冀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立在正中的,是旗手孙中山。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有意把雕塑孙中山做成仰视之状,也不是高仰之势,只是抬头可观的那种。这种角度,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如果过高,产生距离感,拉大了民众与领袖的关系。如果过低,则表现不了民众对领袖的敬仰之情。这种恰到好处的微仰,既掩饰了孙中山身材方面的不足,又把大家对领袖的敬慕情感表现了出来。
在这之前,1961年,“辛亥革命50周年”之际,中国邮政曾推出了一套两枚邮票,一是孙中山半身像,一是大型浮雕“辛亥革命”局部图,这两枚邮票的图稿,都为“辛亥革命70周年”金币设计参考,前为金币正面图案,后为金币的背面图案。此外,1956年还发行有纪38《孙中山诞生90周年》,1966年发行有纪120《孙中山诞生100周年》。但,3套5枚邮票,其中4枚图稿完全一致,都是孙中山半身像。外部设置的条条框框之多,由此可以想像。
自此始,到1981年发行的“辛亥革命70周年”金银币的问世,相关题材始终处于空白阶段。期间邮票发行,无论是文革邮票还是编号邮票,或是新JT邮票,都十分小心地将它绕了过去。所以,1971年的“辛亥革命60周年”,1976年年的“孙中山诞辰110周年”纪念日,都没有相关的邮品问世。虽是小现象,却也真实反映了中国的政治心态。1981年,“辛亥革命”题材逐步放行,中国贵金属纪念币与邮票同步,也开始了漫长的“辛亥革命”之旅。
1981年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贵金属纪念币的第3个年头,此时中国人民银行的贵金属纪念币选题,其涉及的面还十分的狭窄。因此,果断地选择“辛亥革命70周年”,应该是一个大胆的拓展。“辛亥革命70周年”金银纪念币虽只有两款品种,正背图共4个画面,且分别安排了4个图稿。但这种积极的做法,从一定意义讲,也是对过去淡漠“辛亥革命”的一种强力的补偿。(供稿:上海金国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紫轩藏品网http://www.bjzxcp.com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