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九华】 地藏文化知多少(一)
日期:2015-04-22人气:2815 评论:0 条发表评论
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金银纪念币已公告发行,至此佛教圣地系列完美收官。作为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早已名扬海内外,圣境九华 、大愿地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信众与旅游者心中的精神支柱。那么地藏文化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我们在欣赏纪念币的同时应该怎么理解纪念币背后的文化呢?从今天开始小金将持续为您解读地藏文化的内涵。
座落在安徽池州市青阳县境的九华山,汉时称陵阳山,南朝时梁陈间,以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唐天宝年间诗仙李白数游九华山后,睹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触景生情,在与友人唱和的《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中以“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著名绝句将“九子山”改为“九华山”,从此引来历朝历代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留下了不朽的历史人文,使九华山成为著名的风景名胜、文化名山。
九华山成为神奇圣境、佛教道场,享誉海内外,还是由于唐开元年间(719年),古新罗国(今韩国)王子金乔觉(出家法号“地藏”)渡海来唐,卓锡九华,苦心修行75年,99岁圆寂,因其生前逝后各种瑞相酷似佛经中记载的地藏王菩萨,僧众认定他的示现为地藏王菩萨应世,金乔觉就是地藏王菩萨化身,九华山由此辟为地藏菩萨道场。受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感召,自唐以来,寺院日增,僧众云集,香火之盛甲于天下。
圣境九华、大愿地藏,核心是地藏信仰及其文化。
地藏菩萨遍处于十方世界,且发大愿要度脱一切罪苦众生,因而又称为大愿地藏菩萨,与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同称四大菩萨。他们在中国九华、普陀、五台、峨嵋各有其应化道场,形成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共同构成中国佛教文化中汉传部分的完整体系。但其他三大菩萨虽然各在三座名山道场应化,却都没有显现特定的应化身,唯独地藏菩萨不但现比丘身,且以地藏名号显现在九华山道场度化众生,使九华山这座“东南第一山”成为“莲花佛国”而“香火甲于天下”,并且这位地藏比丘来自于原古新罗国(今韩国)王族。因此,探讨、研究和弘扬九华山地藏文化对于僧俗两界都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地藏,是梵名的义译。《地藏十轮经》里有两句话解释得非常好:地,安忍不动如大地;藏,静虑深密如秘藏。这里的安就是平安,忍,则是忍辱波罗密的忍,亦即大乘菩萨行中的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意志坚定如大地般巍然不动。其实质就是哲学认识论上的“认”,认识到学佛修佛不容易,需要心象大地一样地平安坚定。这里的“静虑”就是安静、禅定,“秘藏”就是佛涅槃时显现的般若(智慧)、解脱、法身三个德相;也就是当修行禅定进入深密时犹如佛涅槃显现的三德秘藏。其实质就是要我们明白,心如大地能藏三德宝藏。
地藏菩萨就是关于般若、解脱、法身这三德秘藏在天、地、人、畜生、饿鬼、地狱这六道里头怎样轮回运转的自觉觉他者。他就是要让每一个众生原本的三德秘藏最后真正地成就出来,不再轮回,了脱轮回。实质就是倡导和实践在最困难、最痛苦的境地让所有生命脱离苦难,焕发应有光彩并最后成就自己生命光辉,达到觉悟境界的途径和方法。所以地藏菩萨本愿之大,释迦牟尼佛称其“过诸菩萨”。在显教中尊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密教里被奉为悲愿金刚。因而,所谓地藏信仰及其文化(以下简称地藏文化),就是围绕地藏菩萨精神探讨学佛修佛途径和方法的人文现象和行为。其实质就是以地藏为载体,探讨自然人向高级社会人转变的途径、方法的人文言行。要了解地藏文化的内涵和实质,首先必须明确:地藏文化是佛教文化体系中的一朵奇葩;而佛教文化本质是教育,并非宗教本身,佛菩萨的讲经说法,佛菩萨的一言一行,无不充满着教化;科学和事实也使我们明确知道,人类自然属性的一面可以通过遗传加以继承,而社会属性的完成则必须通过教育实现。从这个层面上讲,所有的宗教,其实质都是一种教育,其行为都是一种教育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