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轮生肖纪念币的得与失!
日期:2023-06-10人气:611 评论:0 条发表评论
2003年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羊年贺岁纪念币,2013年12月24日马年贺岁纪念币问世,也预示我国首轮贺岁生肖流通纪念币齐聚一堂。
十二生肖纪念币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她的发行流通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民族文化,而且增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拥有一套生肖流通纪念币成为爱泉之人的孜孜追求。
细细品味十二款贺岁生肖流通纪念币的图案,每枚都精美绝伦,让人欣喜,从那些身穿节日盛装的童男童女欢快的表情上,凸显出我国人民正在齐心聚力实现“中国梦”的态势。首轮贺岁生肖流通纪念币有着许多特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特点一:选择发行贺岁生肖流通纪念币合民心,顺民意,题材意义重大。
中国的古代民俗生肖文化对于每个海内外华人,生肖属相是与生俱来的标记和烙印,十二生肖实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情有独钟。
生肖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以生肖为题材的艺术品和收藏品始终为广大收藏者所喜爱,她既是我国长久不衰的古典文化,更是我国最经典的艺术题材。随着我国的国力增长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我国远古生肖文化传遍世界、风靡全球。
央行于2003年开始发行贺岁生肖系列流通纪念币,正是弘扬和传承我国的远古民俗精髓,无疑是正确选择。
特点二:“一币一故事”增加了一人一生肖的贴近寓意。
首轮贺岁生肖流通纪念币精选千年中华文化最具特色的喜庆民俗为图案,力求实现“一币一故事”构想,可谓有创意、有突破。譬如,《2004年贺岁猴》的图案,为一个身穿绣有象征吉祥、富贵的梅花图的中国传统服饰的儿童,兴高采烈地奔跑着放飞绘有孙悟空图案的风筝,背景为装饰性的放风筝的线条,内缘右上方为“甲申”字样。
图案轻松活泼,喜气洋洋。看着这个头戴瓜皮帽,身穿节日盛装,脚登新绣花鞋的男童,手牵风筝线,飞快地奔跑放风筝的情景,加之其喜笑颜开的表情,让人不难想象出他是吃过年饭、拿着长辈给的压岁钱,高高兴兴地跑出来迎接春节的到来,这为其一。
其次,儿童手里牵着的是一只鱼形风筝,意味着我国人民正在过上小康生活,且年年有余。其三,鱼形风筝上刻着隶体“寿”字,祝愿全国人民平安长寿,与天同寿。而刻在风筝上的孙悟空图案则告示我们,学习孙悟空不畏艰险,战胜困难的顽强精神,就能勇往直前……正是这些精美的图案,引发了我国人民把它当作“吉祥钱”馈赠父母子女和亲朋好友的热潮。
特点三:生肖贺岁流通纪念币的发行给广大收藏爱好者带来极大的喜悦,满足了广大集币爱好者的需求
十二生肖是以十二种动物为符号的纪年系统,与干支纪年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萌芽于商周,成熟于秦汉,两千年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备受劳动人民的喜爱和推崇,并逐渐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早已不再是简单的纪年符号,岁月为它注入了丰富的内涵,形成为我国独特的生肖文化,流传至今而不衰,显现出强盛的生命力。自然,发行贺岁生肖流通纪念币这一具有广泛群众基础,深受大众喜爱,最有号召力的高端币种,且纪念意义特别、权威性高、材质珍贵、工艺精湛,成为我国几百万流通纪念币收藏爱好者及各界人士争相收藏的热门珍品是不足为怪的……
然而,首轮生肖流通纪念币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
一是图不对题,喧宾夺主。
在发行生肖流通纪念币中,对图案的设计我们提倡创新,立足突破,但绝不可图不对题,喧宾夺主。就拿题为《2003年贺岁羊》来说吧,图中只有一只约占图案面积六分之一的羊形花灯。可见,这“图”与“题”是极不相对的。如说是“贺岁羊”,倒不如说是儿童在奔跑迎新,实为喧宾夺主。
且贺岁羊币中的羊形花灯在图案中所占面积比例还远大于猴、狗、猪、鼠、虎、兔、蛇等贺岁币在图案中的比例;而猴、鼠、蛇等在贺岁币的图案中仅占十五分之一,到了可忽略不计的地步,整个图案几乎让给了童男童女的欢快蹦跳,这怎能不让人们深深感到遗憾呢?
二是发行时间随意变动,没有章法。
按常规,在2003年1月16日贺岁羊发行后,理应每年春节前央行都要发行贺岁生肖纪念币的,但后面几款生肖流通纪念币的发行日期令人费解,极为奇怪。
牛、虎、兔、龙4种贺岁币分别推迟到当年的11、11、6、8月才问世,哪里还有一点贺岁的氛围呢?当蛇年贺岁币恢复在2013年春节前发行后,关门币“2014年贺岁马”却提前到2013年12月24日发行,这真的有点混乱。
一轮生肖纪念币全套收藏意义
第一、收藏十二生肖纪念币全套是真正收藏了生肖文化。作为中国人都是了解生肖文化的,十二生肖不仅仅代表了老祖宗的智慧,更是融合更多文化,而单收藏生肖纪念有时候意义,同样收藏整套生肖纪念币其意义就更加大了,将稀缺或者是没有收藏到的生肖纪念币一起集中在一起,让你省去了很多功夫呢。
第二、十二生肖纪念币全套的潜力可以预见。生肖文化为主题的收藏品一直广受市场好评,而同样的以此为主题的纪念币也是这样。自古以来,以生肖为题材的艺术品和收藏品始终为广大收藏者所喜爱,她既是我国长久不衰的古典文学,更是我国最经典的艺术题材。
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及图片部分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阅读,目的在于为广大藏友提供丰富的收藏资讯及各类干货,互联网崇尚分享,由于不少内容原作者不详如有侵权请联系18511218108删除,我们会在24小时内及时删除。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和赞同文中的观点及内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参考)内容有不当之处,请欢迎纠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