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百元大钞你见过吗?
日期:2022-10-12人气:2018 评论:0 条发表评论
下面这张人民币,相信很多人一定很陌生,即便上年纪之人都没有见过。
并没有付诸印刷,自然更没有发行,因此这是一张人民币未发行券的样稿。
一定会有很多人说这是一张假钞,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这不是假钞,这是胎死腹中的样稿。
1966年中国人民银行设计了这张原稿,并没有实际印制,此稿应为那个特殊时期而对第三套人民币进行重新设计的稿件。
而同一时期还有其他面值的试印样票被发现:如铁人王进喜贰圆和骑马贰圆。
▲铁人王进喜贰圆
▲骑马贰圆
壹佰圆设计稿的出现,说明在1966年的时候,曾有计划发行壹佰圆面值的高值货币,因此颇具研究价值。
从设计图案来看,正面是三面红旗、工农兵手持炼钢工具、麦穗和步枪等代表其身份的物品。
所设计的形象皆面朝左边,以免再犯了原一角枣红票券因“右倾”而导致的错误。
背面是人民大会堂正门主景,花纹设计异常华丽,该钞票设计与第三套人民币风格基本一致。
从中可见,把人民大会堂搬上人民币早在文革时期就已经有所考虑。
因那个年月各部门运作混乱,因此不知道这个钞票的设计要求。
但据已知的史料,当时已经有计划要设计第四套人民币,但都因过分的极左思想而被搁置,未付诸实行。
设计稿也经过十年浩劫散落民间,未被破坏而有幸得以重现人间。这张百元样稿孤品也是1955年币制改革后,所见最早的一百元券。
它在人民币发展史上的身份显赫,是人民币发行历程的重要研究史料和实物。
所以,在2011年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这张样稿估价150万到300万之间,最终以235.75万的价格成交。
新中国货币已经经历了五套,除了正在流通的第五套之外,其它四套人民币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当我们回顾新中国人民币的历史,回忆每一张亲切又逐渐陌生的变迁,一个国家的货币样式,承载着国家的主流思想,反映着社会主流的价值,人民币设计的变化,也反映了新中国思想的变化。
可以说,人民币的变化见证了新中国的变化,也刻录下了社会的生活苦甜,成为一道深深的货币文化印象。
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及图片部分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阅读,目的在于为广大藏友提供丰富的收藏资讯及各类干货,互联网崇尚分享,由于不少内容原作者不详,如有侵权请联系18511218108删除,我们会在24小时内及时删除。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和赞同文中的观点及内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参考)内容有不当之处,请欢迎纠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