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的发行量不等于存世量,冠号少不等于货源少!
日期:2021-12-03人气:1405 评论:0 条发表评论
流通纸币不同于纪念钞,它们的功用不同。前者用于流通,后者用于收藏,所以,流通纸币的发行量,一定远远大于存世量,而纪念钞,发行量几乎等于存世量。
流通纸币的发行量可以通过冠号多少进行判别,冠号多,发行量一定大(二冠需与二冠比,三冠需和三冠比),这一点勿庸置疑;但据此判断某一品种的存世量,则有很大的误差。
那么,流通纸币的存世量由什么来决定?
第一、人们的有意收藏。件、包、条、捆都是有意收藏的结果,这些大宗货源绝不是在流通中无意留存的。
第二、人们的无意收藏,也即老百姓忘记花掉而留在手中的。很显然,对存世量多少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百姓的无意收藏,而是收藏投资者的有意收藏。
一、二版币流通的时代,人们的收藏意识不强(主要是没有能力收藏),因此,有意收藏的件、包、条、捆很少,我们经常见到的都是一些散张的。但同样是二版,水坝五角的存世量却比其它券别大得多,捆的很常见。为什么水坝的存世量在二版中最大?了解清楚个中原因,我们就会明白,人们的有意收藏,对存世量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版从1962年陆续发行,共分七种面值,其中五角纺织面市最晚,是1974年。在此期间,二版的其它券别已经退出流通,唯有水坝五角仍在印制并与三版混合流通,担当三版五角的角色。在纸币收藏悄然兴趣的上世纪90年,银行里仍有少量水坝的库存,这也是二版币只有水坝存世量较大的原因。
1999年二版水坝正式退出流通,与三版全部退出流通只早了一年。水坝的存市量之所以远远大于它的弟弟“火车头二角”和“拖拉机黄一角”,正是缘于1997年邮币卡大行情时人们的有意收藏,很多人从银行拿出了大量的捆货、刀货。
再举一个三版币的例子。荧光大团结冠号(含补号)一共不足十个,背水冠号一共十六个,平水是三十多个。但从交易量来看,荧光大团结的存世量远远大于背水和平水。为什么会出现发行量与存世量的背离?借用很多资深泉友的分析结论是:受二版大黑拾光环的笼罩,三版十元被有意收藏得多了一些。
四版币面市不久,纸币收藏的热度就已经上来了,因此,四版才会出现大量因有意收藏留下来的件、包、条和捆。在这种情况下,再用冠号多少来判断存市量多少,就会出现很多失误。
对于流通纸币而言,“发行量大,存世量一定大”的判断是错误的。因为好多事实已经颠覆这一“冠号说”——即,以冠号的多少来判断纸币存量多少。
有人会问:发行了那么多纸币,难道会从人间蒸发?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清楚——流通纸币的社会功能,它是用于流通消耗?还是收藏鉴赏?这是一人非常简单的问题,似乎不需要回答,但现在看来,不说,有些朋友真的“不明白”。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任何一套人民币,功用只有一个,即作为一般等价物,来完成支付与结算。发行冠号量越大的,说明此券种在流通中所起的作用越大,消耗量自然也会越大。
流通纸币印制出来之后,当然不会无缘无故从人间蒸发,但却会因为流通消耗、消毁而永远离开这个世界。如果没有这种消耗与消毁,我相信,哪怕只有一个冠号的纸币留存于世,也是一个惊人的存世量(以两冠8位数来比方,一个冠号即一亿张)。
离开冠号,用什么来估算纸币的存世量?
冠号多少是衡量纸币存世量的要素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要素。这个不再仔细说明了,因为有很多例证说明:有些冠号多的纸币,存量小于冠号少的纸币。所以,评价存世量的多少,更重要的是要看市场货源的多少,而且考察的周期要长一些,特别是民间有意收藏的主观意识增强之后,更不能武断下任何结论。
以冠号量推论纸币存世量,不但很容易误导他人,而且会让自己对纸币的解读产生美丽的误会。
存世量=发行量-回收销毁量,发行量和回收销毁量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管理部门是有数据统计的,所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发行部门是基本掌握一个币种的存世量的,不清楚的只是每个币种各种品相的存世量。发行量只是影响存世量的一个因素,存世量是发行量和回收销毁量共同决定的!发行量是确定的,而回收销毁量却受多种因素影响。
一、受流通需求量的影响,如流通需求大,破损就多,销毁自然就多,这是最主要的因素。
二、人们的收藏意识,收藏意识强,全新券就藏的多,而这部份量人民银行是无法拿去销毁的;
三、金融机构(有库房的人行和商业银行)全新券的库存,这部分一般都不会销毁,商业银行的库存属于流通中货币,如果某品种增值了,人民银行是无法控制的,商业银行可是随时从库房里换出。人行的库存属于发行基金,如果宣布只收不付了,除非违规操作,否则这部分库存是无法流向市场的,最终必然要上缴或就地(省会中支一级人行)销毁;
四、人们无意留存的,这部分人民银行也是无法拿去销毁的。
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及图片部分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阅读,目的在于为广大藏友提供丰富的收藏资讯及各类干货,互联网崇尚分享,由于不少内容原作者不详,如有侵权请联系18511218108删除,我们会在24小时内及时删除。本站所转载的文章并不代表本站支持和赞同文中的观点及内容。案例仅供参考,不作为您投资理财交易的依据(收藏、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参考)内容有不当之处,请欢迎纠正,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