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8:绿绒蒿(T)
作者:紫轩藏品日期:2013-09-14人气:1426 评论: 条发表评论
基本参数 | |||
志号 | 2004-18 | 类别 | 编年邮票 |
每套枚数 | 4 枚 | 印刷方式 | 影写版 |
每套面值 | 4.4 元 | 发行日期 | 2004-9-19 |
序号 | 名称 | 面值(元) | 发行量(万) |
1 | 长叶绿绒蒿 | 0.8 | 1100 |
2 | 总状绿绒蒿 | 0.8 | 1050 |
3 | 红花绿绒蒿 | 0.8 | 1050 |
4 | 全缘绿绒蒿 | 2 | 980 |
绿绒蒿,罂粟科,绿绒蒿属(Meconopsis Vig)。不少种类具有柔长的绒毛,故名。全世界共有49种,主产于亚洲中南部,而以喜马拉雅山区最为丰富。我国有38种,分布于藏、滇、川、青、甘、陕等省,大多集中分布在滇西北海拔3000—5000米的雪山草甸、高山灌丛、流石滩,少数生长在滇中、滇东北的亚高山地带。一年或多年生草本,“体液”为黄色。茎直立,不分枝或稀分枝。种类不同,花型各异,姿态亦殊,通常从基部莲座状的叶丛中抽出花葶,一丛数葶,每葶花一朵;有的茎上着花,一茎数花,成总状圆锥花序。花瓣多见4瓣,亦有重瓣型,多达10瓣,光泽明媚如丝绸。花色有蓝、紫、黄、红等,稀有白色。其叶长椭圆形、阔卵形、具长柄的汤匙形,或分裂为琴形等。绿绒蒿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有些种类还可入药治病。
曾孝濂曾向笔者介绍他同许彦博设计这套邮票的经过,以及2002年同许彦博到滇西北寻找绿绒蒿,在洱源县拍摄长叶绿绒蒿照片的轶事,并提供2种绿绒蒿的模式产地资料,对另2种绿绒蒿,建议向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植物志》和《云南植物志》绿绒蒿属部分的撰稿人庄效贤请教。笔者登门拜访了庄教授,她说,总状绿绒蒿的模式标本采自国外,但在国内也有分布。
长叶绿绒蒿(M. lansifolia) 一年生草本,高8-25厘米。主根萝卜状,茎直立,株被黄褐色平展或反曲的硬毛或无毛,花为紫色或蓝色,4-8瓣。花期6-9月,果期7月以后。分布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四川西部、甘肃西南部及缅甸东北部。模式标本为采自云南大理、鹤庆及洱源的合模式(即同期采到的模式标本)。
总状绿绒蒿(M. horridula racenosa Maxin) 又名刺参、条参、鸡脚参、红毛洋参(丽江)、雪参(中甸)、“才完”(青海藏语)。一年生草本,高50厘米。全株被黄褐色或淡黄色坚硬而平展的刺,茎圆柱形,花为天蓝色或深蓝色。花期5-8月,果期7-11月。生于海拔3000-4600米的草坡、岩坡及林下。分布在云南西北部、甘肃东南部,青海、西藏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国外,国内标本最先采自四川石渠县。云南用根入药治气虚浮肿、脱肛、久痢、哮喘;西藏用全株消炎、止头痛、骨折;青海用花、茎治腰腿痛。
红花绿绒蒿(M. punicea Maxin) 多年生草本,高30-75厘米。须根纤维状,全株密被淡黄色或棕褐色分枝的刚毛,花为深红色,4瓣或6瓣,椭圆形。生于海拔2800-4300米的山坡草地或高山草甸。分布于四川西北部、西藏东北部、青海东南部及甘肃。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小金县四姑娘山。花、茎及果入药,可镇痛、止咳、抗菌。
全缘叶绿绒蒿(M.Integrifolia Maxin) 又名黄芙蓉、雅片花(丽江)、鹿茸菜(四川茂汶)、埃贝赛保(青藏藏语)。一年生草本,高150厘米,粗2厘米,为同属中的“巨人”。全株被锈色和金黄色的长柔毛,茎不分枝,花常4-5朵,黄色或稀白色,6-8瓣,近圆形或倒卵形。花期5-8月,果期7-11月。生于海拔3450-5000米的灌丛、山坡、草甸。分布于甘肃西南部、青海东部及南部、云南西北部及东北部、四川西部及西北部、西藏东部,缅甸东北部也有。模式标本采自甘肃夏河县。全草药用,清热止咳,花前采叶入药治胃中反酸,花具退热催吐、消炎,还治跌打骨折。有2个变种:原变种(Var.rntegrifolia),仍称全缘叶绿绒蒿;轮叶绿绒蒿(Var.uniflora),叶比原变种小,茎生,排成一轮,花单生在茎顶端,生于海拔4350-4450米的山坡草地,产云南中迪,模式标本采自中迪哈巴雪山。邮票画面为原变种全缘叶绿绒蒿。
下一篇:2002-14:沙漠植物(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