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10:古代书院(T)
作者:紫轩藏品日期:2013-09-14人气:1435 评论: 条发表评论
基本参数 | |||
志号 | 1998-10 | 类别 | 编年邮票 |
每套枚数 | 4 枚 | 印刷方式 | 胶版 |
每套面值 | 4.00元 | 发行日期 | 1998-4-29 |
序号 | 名称 | 面值(元) | 发行量(万) |
1 | 应天书院 | 0.5 | 4199.9 |
2 | 嵩阳书院 | 0.5 | 4199.9 |
3 | 岳麓书院 | 1.5 | 3149.9 |
4 | 白鹿书院 | 1.5 | 3149.9 |
应天书院——位于商丘旧城州之东,原址在县城南门外东侧,它与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并称北宋四大书院。应天书院的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后经其学生戚同文的努力,得以发展,学子们“不远千里”而至,“远近学者皆归之”。北宋政权开科取士,应天书院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在科举中及第的竟多达五六十人。宋真宗时,因追念太祖自立为帝,应天顺时,将宋太祖赵匡胤发迹之处宋州(今商丘)于1006年改为应天府,1014年又升为南京,处陪都地位。大中祥符二年,州人曹诚愿以学舍入官,并请戚舜宾主持。l009年,应天府知府把这一请求上报朝廷,宋真宗大为赞赏,立即批准,并使端明殿学士盛度著文评记其事,前参政事陈尧佐题写匾额,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宋仁宗时,又于l043年将应天书院这一府学改为南京国子监,使之成为北宋的最高学府之一,相当于现在的社会科学院。后该书院在曹诚等人尤其是应天知府、著名文学家晏殊的支持下,得以大的扩展。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等一批名人名师在此任教,更是人才辈出,显盛一时,后人还立有《范文正公讲院碑记》以兹纪念。明正德六年迁城,应天书院也迁往今地——城内中山东二街路北。现存有大成殿、明伦堂、月芽池等建筑。原大成殿内立有孔子和其弟子的牌位,明伦堂为学堂。这两座建筑均为歇山式建筑。大成殿为祭孔之地,明伦堂为应试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书院现已不存,政府正计划重建。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中岳嵩山南麓,紧临登封市区,是我国宋代最高学府之一,北宋时期中国四大书院(河南嵩阳书院、应天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麓洞书院)之首,以理学著称于世。嵩阳书院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年),为嵩山佛、道、儒三教荟粹之地。原为嵩阳寺,隋改为嵩阳观,唐改为奉天宫,五代后周改为太乙书院,宋代景佑二年赐额为“嵩阳书院”,成为传播儒家思想,培育英才的教育基地,宋代巨儒程颢、程颐在此创立“二程理学”,司马光、范仲淹、朱熹、韩维、李刚、吕海等都曾在此著书讲学。嵩阳书院古迹文物繁多,文化沉积丰厚,汉封将军柏树龄古老,举世罕见,高20余米,胸径5。4米,树龄4500余年,从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刘彻授封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椐植物学家测算,此柏乃原始柏。在嵩阳书院门前,有一巨型石碑——《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乃纪念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练取仙丹,医病健身而立,碑上的文字雕刻精美,刚柔适度,气势遒劲,为著名书法家徐浩八分隶书,是河南省现存最大的碑刻,被称为祖国书法宝库中的一颗珍珠。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在书院内,有一明代登封县石刻地图,图上详细刻制着400多年前登封80多处名胜古迹的分布情况和山川河流、道路村落等,乃我国明代石刻县图中的珍品。
下一篇:1998-9:海南特区建设(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