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收藏学院 > 古钱币学堂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钱币收藏的新高地“五胡十六国”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钱币收藏的新高地“五胡十六国”

日期:2019-11-15人气:3079 评论:0 条发表评论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段特殊时期,即西晋末年至南北朝北魏建国之前(公元304年至公元439年)那段时间,也就是与东晋和南朝宋文帝共存十五年期间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史家简称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是指西晋灭亡后中原地区先后出现了以匈奴族刘渊、羯族石勒、鲜卑族拓跋珪、羌族姚苌和氐族苻坚为主建立的割据政权,历史上统称为五胡十六国,具体包括前凉(汉)、后凉(氐)、南凉(鲜卑)、西凉(汉)、北凉(匈奴)、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秦(氐)、后秦(羌)、西秦(鲜卑)、前燕(鲜卑)后燕(鲜卑)、南燕(鲜卑)、北燕(汉)、夏(匈奴)、成(巴氐)汉(匈奴)。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当时建立割据政权势力的国家远不止十六个,还有谯蜀、冉魏、西燕三国,严格地说是十九国鼎立一方的局面。翻译《资治通鉴》的柏杨先生则认为是"五胡乱华十九国",把这期间的代国(北魏的前身)、翟魏等国与吐谷浑(青海省东北部)、段部(河北省北方辽西走廊)、丁零、宇文部、仇池等中原以外的边陲部落及其他更小型的政权排除在外,所以实际上的政权数目远远高于上述数目,不同的国家数目只是因为各史家对于"国家"认定的标准不同而已,有的国家存世较长,可作为一个国家来计,有的则存世较短,更迭替换太快,常被忽略不计那么后世为何只称之为十六国呢?这是根据北魏史学家崔鸿编写的《十六国春秋》一书而得名,并延用至今。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那么这些小国是否都曾造过钱非也。纵观十六国,综合实力都相对弱小,经济大多以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为主,商业经济不如中原发达,实物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对货币概念的认知和使用不是很明显,几乎没有本国货币,即使有的地方也行用货币,也大多是前朝的旧币,而真正铸行过自己本国货币的国家只有四个,即前凉的"凉造新泉"、后赵的"丰货"成汉的"汉兴"、赫连夏的"大夏真兴"钱四种,其影响也较大。这些钱均采用汉五铢钱的"方孔圆钱"为钱制标准,但由于战乱连连,政权更替又较快,加之铸量又少,现存世已很少。


2be76fcdff9c4c658d3a6c95ae7def5c.jpg

前凉"凉造新泉"钱:前凉张氏王朝(公元317--376年)张轨所铸,是以国号为名的第一例方孔圆钱。据历史记载,公元317年,东晋王朝南迁后,北方大部分地区被少数民族武装势力占据,陷入混乱局面,唯独凉州地区(今甘肃和青海一带)为东晋凉州刺史张轨所占据,其孙张骏于公元345年自立为王,建立了"前凉国"政权,存世32年,后于公元376年被前秦苻坚所灭。张骏建国后承袭汉人文化传统,为发展经济,稳固社会秩序,促进贸易交流,新铸了"凉造新泉"小平钱,由于受当时铸币条件所限和物资奇缺的影响,新泉钱形制粗劣,十分轻小,形如汉代小五铢钱,直径约2厘米左右,穿孔0.7厘米,重约2克,针文篆书细如玉筋,"凉"字二点水旁为六竖纹,"泉"字中间成"T"字形,风格独特,字多不清晰,有对读和直读两种版式,为泉藏界珍稀币种之一,后世赝品较多,字多清晰品相好者为假。


后赵"丰货"钱:石勒于公元319年在襄国(今河北省邢台)称王,建立后赵政权。石勒是个穷苦人出身,他自称赵王后,希望能给广大的老百姓带来富裕,铸造并颁布了新货币,名曰"丰货"钱。此钱有篆书和隶书两种版式,其钱文由右向左横读,分为有内廓和无内廓两种,钱径约2.4厘米,重2.1克至2.8克之间,历代素以富钱著称。民间曾有"藏丰货,家财富"之说。


清朝藏泉大家戴熙在《古泉丛话》中曾讲述这么一个故事,张叔未来戴熙家赏鉴金石,戴送他一块封泥,第二天张叔未以一枚丰货钱作为谢礼,戴逢人便夸,得了此钱会致富,我将来若能家资巨万,都是先生所赐。足见丰货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之高,为难得之品。


成汉"汉兴"钱:东晋李寿盘踞成都,改大成国为汉(公元338-343年),年号取"汉兴",并铸有"汉兴"小钱,此钱系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年号钱。钱文二字为隶书,有直读和横读二种,钱径约1.2厘米,重1克上下,汉兴钱制作粗陋,字浅肉薄,传世数量不多,以横读为罕见。汉兴钱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一种新货币的诞生,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生存于乱世夹鏠中求盛求强的政权"宣言"。一方面对加强本国内部王权币制的统一,具有诏示性作用:另一方面为抵制别国货币的入侵,稳固本国经济秩序,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汉兴钱虽小,但存在意义重大,成为蜀中居富的根本。目前,该钱仍只在西南四川及周边地区偶能罕见,其他地方大多以赝品出现为多。


820e2d306b2f4ba0a3dbf42c9c7d5efe.jpg

赫连夏"大夏真兴"钱:东晋时期南匈奴铁弗部族人赫连勃勃于公元407年在陕西立国,称之为"夏"。公元419年占长安后改元"真兴",自称天王大单于。为有别于我国历史上的"夏"王朝史家一般称其政权为"赫连夏"或"胡夏国",但此政权仅存25年(公元407年-431年)。胡夏国铸有"大夏真兴"和"承光"两种钱。真兴钱型制承袭新朝王莽钱的遗风,内外廓精好,直径2.3厘米,重约2.8克,钱文楷书略见隶韵,"大夏"为国号,"真兴"为年号,是历史上首例将国号与年号合璧的钱种。有趣的是,此钱因"大"字下面多了一点,常被误认为是"太夏真兴"钱,这一"点"并非误笔或铸纪星所为,而是实实在在的"太"字,与国号本不相符,又怎能叫国号钱呢?


其实这是小国以弱示强在货币上的体现。从史籍中不难发现,胡夏国经济是以畜牧业为支柱产业,对货币行用概念并不太强,实物交换是其基本的商业行为,这在历史上都是有考据的,这里不作过多解释。那么,胡夏国资源匮乏,又偏居一隅,对货币使用的意义又不大,为何还要铸行货币,造成资源浪费呢?其实不然。由于该国地理位置特殊,中原通往西域的古"丝绸之路"必经其境内的"阴山大道",胡夏国一方面"雁过拔毛",对过境商品实行征税,另一方面又积极主动与中原商贾开展商业交流,货币的简便行用,反而有利于商业活动,这才是他铸币的主要目的。


至于"大"字为何又写成"太"字也绝非笔误"大"与"太"本没有差别,更多的仍是在强调自己的大国形象,是在提醒中原大国(东晋)别拿小国不当回事,可以说是一种宣传策略。只不过胡夏国存世不长久,铸币量有限,目前市场上伪品较多需要初入门者多加甄别。


十六国存世一百多年间,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相互争权夺地,加之,东汉朝廷常以招引为诱饵,拉拢其归附于己,逼迫各方胡人内迁,以便监控其实力,以增加兵源和劳动力,所以这些国家大多数未铸行本国钱,多采用汉五铢钱代为国币,仅以四个实力强大的政权拒汉以武征服天下。这也是造成十六国时期"国多币少"的重要原因,但这四种政权货币却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成为钱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钱币收藏的“新高地”


紫轩藏品www.bjzxcp.com全国知名收藏品牌,诚信经营,专注于现代钱币金银币邮票收藏,正品承诺,假一罚十,终身质量保证,出手无忧,全网最低。全国统一订购热线:18511218108,紫轩藏品没有收藏价值的一律不上架,没有投资价值的一律不推荐,选择紫轩藏品为您的收藏投资保驾护航。

紫轩藏品分享 更多

热门商品

超值推荐

限量热卖

限时降价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