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邮票的最终归宿
日期:2019-11-15人气:1689 评论:0 条发表评论
邮票发行至今已有179年历史。它带给了国民的便利,见证了邮政的发展,也扩大了各国在世界的影响。邮票由最初的邮资凭证功能衍生出增知、怡情、益智、储财的多功能,于是就有了专门的集邮人群,产生了官办的集邮协会和世界集邮组织以及琳琅满目的若干民间集邮组织。也发展了线下的邮市交易和线上的投资网及文交所交易等,使小小的邮票成就了一项高雅的活动,甚至多个集邮用品产业。
随着手机与网络等通信工具的发达,传统的手写寄信方式的改变,邮票实寄原始功能逐步退化,人们开始对邮票还能不能存在需不需要继续发行产生了疑问,加之邮市行情的起起伏伏,议论与怨声愈来愈多,有的甚至怀疑邮票会不会步“粮票”和“布票”后尘?集邮会不会哀鸿遍野,走向衰亡?带着以上种种质疑,经旁征博引与反复思索,借以话题形式跟大家聊聊邮票的最终归宿。
第一个话题:粮票和布票是咋回事?
对这两种票证,80年代后出生的人肯定是陌生的。
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粮票作为一种实际的有价证券,在中国使用达40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收藏者的新宠。
中国的粮票种类数量有"世界之最"之称,全国2500多个市县,一些大企业、厂矿、农场、学校、政府、机关及一些镇、乡都分别发放和使用了各种粮票,进行计划供应。
粮票是特殊经济条件下的历史产物,票面题材广泛,印制精细,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的特点。经年累月的岁月侵蚀,更使这种具有不可复制性的票证文物日渐稀少,珍品迭出,长期为海内外收藏爱好者所瞩目。
1984年,在经过两年多的物价体制改革试验后,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取消一切票证,粮食、猪肉、棉布、食油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深圳人率先过上了不用粮本、粮票的日子。
粮价放开后,激活了其他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显著增长。1993 年,粮油实现敞开供应,粮票已无用武之地,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长达近40 年的"票证经济"就此落幕,老百姓再也不用为找不到粮票发愁了。
布票是中国供城乡人口购买布匹或布制品的一种票证,中国对布匹购销实行统一管理及保证布匹按计划供应所采取的一项措施。1953年开始实行。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商业部门印发。跨地购买时,到指定地点兑换异地通行票证。特供军用的布票由国家统一发放,可在全国通用。布票的单位一般有:1寸、2寸、半尺、1尺、2尺、5尺、10尺等。
布票是购物的凭证,本身不含价值,不许买卖流通。布票是商品短缺形势下的产物。20世纪80 年代初期,随着农业和轻纺工业的发展,布匹供应日趋丰富,布票随之取消。
第二个话题:邮票是什么?
一、邮票是一种邮资凭证。把它用于某邮政邮件上,代表该邮件已支付了邮政资费;邮件上所贴邮票的面值,就是寄件人为这件邮件所付出的邮资。
二、邮票是“(微型)国家名片”。可以当作国家的宣传工具,把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体育、卫生、历史、艺术、名人、建筑、民俗、自然风光、动植物等方面最具有代表性,最引以为骄傲的内容反映在邮票上,把邮票作为对外宣传的“窗口”。
三、邮票是“(微型)百科全书”。小小的邮票,描绘了大千世界、万物天地,是一个知识的宝库,由于题材广泛包罗万象,尽在方寸之中,收集整理邮票能增加知识,开拓视野,所以邮票又被称为“人类文明的缩影”、“微型百科全书 ”。
四、邮票是“(微型)艺术品”。邮票大多由名家(邮票设计家、画家)设计、图案精美、印刷精良,有许多邮票画面设计达到了完美、和谐、生动、感人的高度。欣赏五彩缤纷的邮票,可以获得美好的享受,陶冶情趣。因此,邮票以其精美的画面,“艺术的语言”,对人们的思想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其作用和效果与艺术宣传品相媲美。
五、邮票是历史资料。自从1840年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诞生以来,全球到目前为止发行了40多万种邮票,这是一个内容丰富而又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凡是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军事的重大事件,在邮票上都有反映,研究不可或缺。所以人们把邮票形象地称为“连绵不断的历史记录”和“微型博物馆”。
六、邮票是投资品。邮票进入集邮市场后,具有商品的属性。它不可否认存在着“保值”或“增值”的作用。邮票可以通过邮市或网上交易、炒作,买进卖出;规范的文交所邮票电子盘交易,使邮票变成像股票一样的(炒作)筹码,可以快速获利。
聊聊邮票的最终归宿
七、邮票是收藏品。邮票大多图案精美制作严谨,是(相对)廉价、公布发行量的一次性印刷(普票除外)的微型艺术品,而且邮票又是消耗品,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存世量将越来越少,市场价格将上涨;其中一些邮票升幅非常大,甚至是惊人;特别是因特殊性造成某些珍稀的邮票存世更是价值连城。
第三个话题:邮票会永远发行吗?
答案是否定的。邮票短时期内会持续发行,但总会有停止发行的那一天,这个警示从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不再从邮局买邮票寄信的时候就开始了。
在今天,随着网络、计算机和手机的普及,微博、微信和视频聊天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通讯方式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天翻地覆的变化,“书信”已经基本上退出了人与人相互信息联络的渠道,书信不存,邮票何附?邮票没有了需求,失去了“邮资凭证”的使用价值,一定会有一天停止发行。
对集邮爱好者来说,大家在感情上很难接受邮票会有停止发行的那一天。但是,既然今天发行的新邮票在实际使用中越来越脱离“邮资凭证”这个根本,它距离最终停止发行的时间就会越来越近。
如今,新邮票在发行后,几乎大部分都囤积在集邮者和邮商手中,普通老百姓寄信越来越少,邮票用于普通老百姓平信上的机会越来越少,很多新发行的邮票仅仅用在集邮者的首日封和纪念封上,信销票远远少于未使用过的新邮票,说明它的邮政需求越来越弱,在这种需求“弱”到极点时,邮票发行就会停止。
邮票仅仅靠集邮者的首日封和纪念封的拥趸,是不会长久被需求的。这个残酷的事实,不会取决于国家邮票发行部门和集邮者的美好愿望,而只可能取决于邮政的实际需要。邮票诞生于邮政需要,也必会在老百姓不寄信和邮政不需要时逐渐走向停止发行。因此,老百姓的需求和邮政需求才是硬道理。
第四个话题:未来邮票的功能会有什么变化?
一般来说,人们认为邮票有三大功能:“邮资凭证”功能、宣传功能和收藏功能。一旦邮票停止发行,我们所说的邮票的宣传功能和收藏功能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毕竟,邮票的宣传功能和收藏功能是依附在邮票是“邮资凭证”这个最根本的功能上的。可以想象,一旦邮票停止发行,纪念邮票的宣传功能将逐步减弱而文化功能增强,特种邮票的文化宣传功能依旧;而存世邮票的收藏功能将逐步增强。最终,邮票会逐渐退出“邮资凭证”和宣传功能领域,像青铜器和古代瓷器一样,从实用品而变为单纯的具有文化性的收藏品。从邮票最终会变为收藏品的意义上说,集邮事业将在邮票收藏的层面上继续发展。
一旦邮票停止发行,存世邮票的“邮资凭证”的功能就将消失,某些宣传功能也将逐渐减弱,而存世邮票的收藏功能将越来越强,存世邮票将根据各自的存世量,体现其收藏价值,最终物以稀为贵。作为收藏品的邮票,既可赚钱,也可欣赏,何乐而不为?从存世邮票的收藏功能增强这一点上看,存世邮票的经济价值将会凸显,会吸引很多新的集邮者。
第五个话题:“存世邮票”未来会让集藏长青
一旦邮票停止发行,人们手中的所有现存邮票,都将成为“存世邮票”。
邮票是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文化收藏品,在将来,人们除了搞集邮展览,还会搞集邮品拍卖会,也许有一天,集邮展览会和集邮品拍卖会将会同时举行,人们一边欣赏邮票上丰富的百科知识,一边在集邮品拍卖会上享受举牌之乐。在将来,有人会专门研究邮票的文化性质,继续宣传邮票上的百科知识,讲邮票上的故事;有人会专门研究存世邮票的真伪,为集邮者辨别邮票真伪把关放哨,为各种集邮品上拍卖会,把好最后一道关;有人会专门研究邮票的发行量和存世量,为邮票的物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和价格参考;有人会把网络集邮搞得风生水起,网上集邮展览、网上集邮品拍卖、网上集邮品交换、网上邮票鉴定、网上集邮信息交流等等,集邮加网络,将打开集邮未来发展的无限想象空间。
所有存世邮票,都将是未来集邮者们的宠儿,存世邮票将变为集邮者手中的收藏财富,随时可以通过各种档次的拍卖会变现拍卖。
“存世邮票”将在未来的收藏品世界中如鱼得水,受到集邮者和收藏者们的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