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纸币上的头像,光绪都没上去,为何这两位臣子却上去了?
日期:2019-10-30人气:2003 评论:0 条发表评论
谈起纸币的发展和使用,我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早在北宋初期,我国四川地区便开始流行一种叫“交子”的纸币,它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在明清时期,我国也开始大量流通银票。但在当时的纸币上,是没有人物头像的。而清朝末年发行的纸币却与世界接轨,印上了人物头像。除了慈禧和李鸿章外,还有两位满清贵族也被印了上去。那是哪两位满清贵族比光绪皇帝还有面子呢?听小编给大家慢慢道来。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不仅面临着巨额的战争赔款,让白银大量外流,而且还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很多外国资本商得以进入中国。一些外国银行为了操控中国的金融,无视中国法令,大量发行钞票。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增强各省的财力,也办起了官银钱局,通过发行官钱票来进行敛财,民间的各种钱庄和票号也是多如牛毛。面对种种金融乱象,户部向光绪皇帝上书奏报创办银行的计划。
1905年,经财政处奏准,清政府在北京成立了“户部银行”,这是我国最早的国家官办银行,具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两重性质,发行的纸币分库平银一百两、五十两、十两、五两、一两等五种银两票和面额类似的银元票。1908年,经度支部奏准,大清户部银行总、分行一律改名为大清银行,统一发行全国货币。
大清银行成立后,由于当时的实际掌权者是慈禧,所以各地分行开始印刷带有慈禧头像的兑换券,大多都是小银元纸币。而李鸿章因为是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在晚清政坛又是炙手可热,所以大清银行为了宣扬李鸿章的功绩,也在纸币上印上了李鸿章的头像。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驾崩后,宣统皇帝溥仪上位,但溥仪太过年幼,如果把他的头像印到货币上显得不够庄严,于是大清银行便将溥仪的父亲,当时的摄政王载沣印了上去。其中载沣像银元票是由清政府财政部印制局设计制造,而李鸿章银元票则是大清银行向美国钞票公司定制的。
除了以上三人外,大清银元票上还有一个人,那就是载振。很多人对载振都很陌生,不知道此人为何有资格能上了钞票。其实载振也正是奏请清政府开设银行的发起者之一。载振出身爱新觉罗家族,是乾隆皇帝的玄孙,庆亲王奕劻之子,早年曾代表清政府出国访问,回国后便积极参加新政,奏请成立商部。
1906年,清朝改革官制,载振被任命为农工商部尚书,当时上海信成银行发行的纸币,就印有载振的半身像。因为他的公信力,所以纸币的发行也很畅通。但是后来载振因接受直隶道员段芝贵行贿,替他谋取黑龙江巡抚一职被御史弹劾,同时他花大价钱为歌姬杨翠喜赎身的事也被发现,在其父亲奕劻的要求下,载振上疏辞职。此后载振再未从政,靠银行存款和变卖遗产一直过着富裕的生活,直到1947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