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寒冰-美联储印钞,中国物价为何上涨
作者:时寒冰新浪博客日期:2010-11-28人气:1352 评论: 条发表评论
从“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糖高宗”到“苹什么”,购物似乎越来越让人心悸。工资没有怎么涨,这物价怎么涨这么快呢?
很多人都大致知道一些原因,但可能大多不全面。在全球化时代,很多经济现象,都可能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与中国当时密集的大规模信贷投放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合力。先是中国的房价和股市双双上涨,而后是农产品等相关商品的价格上涨。今年11月3日,美联储宣布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如果把美联储比喻成一只蝴蝶,那么,这只蝴蝶在美国轻轻扇动的翅膀,也在直接影响着中国的物价。
美联储购买国债,意味着货币投放,虽然投放的金额与购买国债的数量并不一定相等,但并不改变这种行为的结果。美联储开动印钞机,并没有推高美国的物价,因为,多印发的货币,几乎全部用到了美国民众身上。奥巴马的医疗改革、对失业者的救济,很大程度上是靠增发的货币。据悉,次贷危机至今,美国政府直接发放的失业金就高达3600亿美元,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中的6000亿美元,也主要用到了民生方面。
至少两个途径。其一,在通胀预期下,投放的货币涌入大宗商品市场,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导致中国购买原材料成本大幅攀升。从而,饱受输入型通货膨胀之苦。其二,货币涌入中国,给美国人带来他们所需要的商品。美元留给了中国,商品以比国内更低的价格流到了美国,拉低了美国的物价。而留在中国的美元被兑换成人民币,投放到国内,加大了中国的通胀压力。
通常情况下,美联储这只蝴蝶扇动翅膀,对中国的影响是有限的。但在,当中国自身的货币超发现象也比较严重时,蝴蝶扇动翅膀时,就可能带来龙卷风。
如果承认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学派创始人弗里德曼的经典名言),我们就必须正视一个现实的问题:中国的货币超发现象更为严重。
据统计,2009年底,我国GDP为33.54万亿元,是1978年3645.2亿元的92倍。但同期,广义货币供应量却从1978年的859.45亿元增长到2009年底的60.62万亿元,为705倍。尤其近20年,货币增长更快。1990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53万亿元,截至今年9月末,广义货币余额已经达到69.64万亿元(媒体普遍报道的一个数字是:超发43万亿元)。目前,中国的货币总量已经超过美国货币总量20%多,直逼30%。以中美两国的经济总量来计算,中国的货币增发实在太严重了。
再看一组数据:2000年时,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与GDP的比例为1.5:1,2009年为1.8:1,超过同期美国的两倍(美国仅为0.6)。
中国自身的货币高速增长,与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融合在一起时,就会加速泡沫的凝聚,因为,这种强大的号召力,足以吸引更多热钱火上浇油。更大的问题是,中国超发的货币,基本上被用于规模大得惊人的投资,这些项目一旦铺开,又需要更多货币来维持,否则,就将产生烂尾工程。于是,纸币越来越多,物价越来越高。民众财富被悄悄的持续的转移、稀释,购买力进一步降低,而物价的快速上扬,进一步抑制了民众的消费能力。
物价飞涨,将影响到民众的生活质量。加息、提高准备金率,只是一种修补性的政策,从根本上来看,要想治理通货膨胀,防止泡沫膨胀到危险的程度,就必须收紧货币的供给渠道,同时,必须强化对民生的投入——当下,政府应该全面节约,收缩投资,以最快的速度建立社会保障机制,解除民众的后顾之忧。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釜底抽薪之举。【说明:此文为原稿,发表于上海证券报,发表时有较大删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紫轩藏品网http://www.bjzxcp.com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下一篇:齐白石墓沦为垃圾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