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华人登上毛里求斯邮票
作者:紫轩藏品网日期:2009-02-27人气:1942 评论: 条发表评论
近日,媒体上有关胡锦涛主席出访毛里求斯的新闻报道,使国人对这个过去并不熟悉的非洲国家感到亲近起来。毛里求斯是印度洋上靠近非洲东海岸的一个岛国,我国集邮者可能已经通过世界著名的“毛里求斯‘邮局’邮票”而知晓该国。其实,毛里求斯与中国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上半叶,比这套1874年发行的世界珍邮还要早一百多年呢。下面就让我们从8年前毛里求斯发行的一枚邮票,来了解这段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历史。
毛里求斯邮政局于2000年12月13日发行一套4枚《毛里求斯著名人物》纪念邮票,以表彰在商业、文化、健康和劳工权益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4位毛里求斯人,在其中面值1卢比的第一枚邮票上,一位身着清朝官式服装的华人,该图案取自当地华人社团“南顺会馆”提供的一幅历史照片。
邮票上的这位华人名叫亚方·唐文(Affan Tank Wen),1842年出生于广东,他于1861年10月31日移民到毛里求斯,先受雇于首都路易港一个富裕的华人家庭所开设的商店,后来与店主的女儿结婚,从此一直活跃于当地的华人社区。1882年,他被毛里求斯总督轩尼斯(Pope Hennessy)任命为选举改革委员会成员。1888年,作为华人领袖之一,他代表华人社区赴英国向维多利亚女王带去了良好的祝愿。人们至今仍记得他为改善华人社区所进行的各类慈善活动:他带头于1896年在路易港兴建了一座中式宝塔;1899年,他出资在路易港建立一家医院,专门收治患有流行病的华人,被称为华人社区的“保护者”。唐文于1900年6月2日逝世。
在这枚邮票的背后,蕴含着华人移民到毛里求斯的历史与现状。据记载,早在1735年,就开始有中国人来到毛里求斯。那时,许多因生活所迫的中国苦力、工匠被贩卖到毛里求斯(即广东话俗称的“卖猪仔”),参加首都路易港的建设,他们的配偶则到当地的法国人家庭做女仆。从19世纪起,航行于印度洋航线的中国水手和船匠,开始主动向毛里求斯移民,成为第一批获得当地居留权的华人。当时的英国殖民政府采取代办制来管理入境的华人,被选定的代办通常是杰出的华商,其主要职责是立法和维持华人社团的秩序。第一任华人代办是福建人Hahime,他获准自费从中国引进劳工,为华人的人口增长奠定了基础。他任内(1826-1872年)的华人移民主要来自福建。第二任代办就是邮票上的唐文,任期为1886至1890年。因他是广东人,故此时期成为广东人在华人社团中影响力空前高涨的时期。由于广东移民多来自南海和顺德,他们在1860年左右就成立了非正式的互助组织。1894年6月26日,这个组织以“南顺会馆”的名称正式注册,唐文是首任会长。
1860年,第一批总数约400人的客家人从中国抵达毛里求斯,由此客家社团得到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末,在毛里求斯的客家人已达2000人,人数超过了福建人和广东人的总和,客家人因此取得华人社团的领导权。华人社团内部不同民系的冲突,最终导致了代办制的消亡。为了填补空白,1908年华商总会(Chinese Chamber of Commerce)成立,政府亦承认该组织为华人利益的代表。
如今毛里求斯的客家人有近3万人,约占全岛华人的80%,他们大多来自广东北部的梅州地区。现在的毛里求斯不仅是非洲除南非外华人最多的国家,也是华人社团最多的一个地区。毛里求斯还是非洲唯一把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为本国法定假期的国家。节日期间,首都路易港的唐人街张灯结彩,各族裔居民欢聚一堂,舞龙舞狮,热闹非凡。长期以来,华人一直是毛里求斯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和国家团结的重要因素,为该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多元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来源:新民晚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紫轩藏品网http://www.bjzxcp.com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